国防科技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7年08月09日 来源: 紫光阁网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其战略性不仅体现在通过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支撑国防安全和军队建设,而且其本身的强大就构成国家战略威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水平。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国际战略格局和国家安全形势深刻变化的大背景,站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战略全局的高度,结合国防科技工业实践和所面临的矛盾问题,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创新发展了党的国防科技工业建设理论,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引和根本遵循。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瞄准总书记确定的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这一目标,认真履行“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三项光荣职责,同心同德、凝心聚力,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为实现强军梦强国梦作出了应有贡献。

  理论成就: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的方向与思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与改革,围绕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些重要讲话不仅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与思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防科工系统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完善体制机制,坚持军民深度融合,紧紧抓住机遇,不断在攻坚克难中追求卓越,努力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工体系,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强大物质技术支撑”。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其战略性不仅体现在通过提供先进的武器装备支撑国防安全和军队建设,而且其本身的强大就构成国家战略威慑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水平。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始终把强军目标作为改革发展的首要职责,紧盯世界国防科技工业先进水平,立足我国大国地位和建成强大国防的需求,一切改革设计、一切发展举措都围绕这一核心展开,自始至终把保障军品供给、提升军队核心军事能力作为第一要务,着力优化资源配置,全力保障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更新换代和跨代跃升。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稳步实施,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位置日益突出,成为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武器装备克敌制胜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先进技术往往首先产生或应用于国防科技工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始终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也始终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他特别要求,装备建设“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紧跟世界军事革命特别是军事科技发展方向,超前规划布局,加速发展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坚定不移地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坚持自主可控发展。积极推进构建前沿探索、基础研究、应用开发相互衔接,相互匹配的国防科研发展格局,增强基础和前沿技术储备,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保障有力的人才队伍,以确保将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13到2017,连续5年,每年全国两会出席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谈及“军民融合”这一话题。2013年强调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2014年强调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2015年强调从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要求丰富融合形式,拓展融合范围,提升融合层次;2016年强调大力开展军民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有利于国防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2017年强调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体系,指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要求形成新兴领域融合发展新布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时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军民融合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过渡、进而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期”,强调“必须向重点领域聚焦用力”“基础设施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采购、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社会化、国防动员等领域军民融合潜力巨大”。这一系列指示,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为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从初步融合走向深度融合指明了方向。国防科技工业是军民融合的重要战场。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最早提军民结合,就是针对军工领域的”“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是军民融合发展的重点,也是衡量军民融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施两个一百年发展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既是强国梦也是强军梦。作为一个大国,特别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是我们国家需要面对的重大课题。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国防建设,都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模式和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推动我国由军工大国向军工强国迈进。

  实践成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成就令人瞩目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指引下,我国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向党和人民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全力铸剑强军,武器装备建设和重大科技工程实现新跨越。高新技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计划全面完成,战略威慑、信息获取、防空反导、远海防卫、水下攻防、远程投送、电子对抗等能力大幅提高。武器装备体系向高新技术为主转变,自主供给能力和研发能力显著提升。5年来,数十艘新型舰艇加入战斗序列,运20、歼20相继服役;新型空空、空地、地空导弹、先进战略导弹、巡航导弹和新一代武装直升机、新型主战坦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指挥自动化系统等一大批信息化程度高、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武器装备列装部队,推动我军实现战略转型。首艘国产航母在完成建造,动力、电力等主要系统设备安装到位后,顺利出坞下水,标志着我国自主设计建造航空母舰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

  国防科技工业系统牵头或参与实施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积极助力国家科技创新。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成功对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圆满成功;嫦娥二号受控飞离地球8000万公里,嫦娥三号首次实现地外天体软着陆和月面自动巡视勘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成功完成两星发射并得到应用,我国民用遥感卫星跨入亚米级高分辨率时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向亚太地区提供无源定位、导航、授时等服务;新一代大型和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长征七号首飞圆满成功,大幅提升了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下潜7062米;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飞成功;全面掌握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技术,国内外“华龙一号”建设进展顺利,高温气冷堆核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重大专项全面启动,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于2016年8月28日挂牌成立。

  实施强基工程,军工核心能力稳步提升。在一批重大工程和专项研究的带动下,国防军工领域的基础前沿技术探索实现重大突破。强化“非对称”和“杀手锏”技术探索研究,量子信息、太赫兹、激光等前沿技术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培育了一批概念创新的重大武器系统。进一步加大核心元器件、关键原材料、先进制造工艺、军用动力、计算机基础软件等“五大瓶颈”攻关力度,初步建立起以工业化为基础、信息化为主导的能力体系。数字化三维设计、柔性制造等先进工业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柔性加工等先进制造模式向纵深应用拓展。建成一批涉及国防科技工业全局、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研试验设施,填补了国内空白。近5年来,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占全国同期同等级获奖数的近30.8%。

  坚持强军富国相统一,军民深度融合取得新进展。扩大军工开放,加快军工技术转民用和优势民营科技企业参军步伐。大幅减少准入限制,截至2016年底,有1100多家民营企业获得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允许承担任务层级已从低端配套向关键分系统及整机研制提升。发布国防科技工业知识产权转化等目录,一大批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和大型仪器共享信息向社会公开,有效促进军民技术相互支撑转化;利用社会资源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解决一批制约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的配套产品关键技术,自主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充分发挥军工设备、技术和人才优势,大力发展与军品科研生产相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重点领域攻克一批产业化关键技术难题,形成一批市场前景好、占有率高、技术性能领先的军民结合高技术产品。此外,依托国际合作交流机制,加快军工“走出去”步伐,推进高端装备出口、国际工程承包、战略资源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关键设备,为实现引进消化再创新打下了良好基础。

  积极打造人才高地,人才与事业协调可持续发展局面初步形成。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从重大型号研制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施中选拔、培养、使用优秀人才,紧密围绕军工核心人才队伍建设目标,组织开展了多渠道、多形式的培养培训,使核心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得到及时改善,理论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技术视野得到持续拓展。以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和计划为抓手,培养造就了老中青三代合理搭配,由创新团队引领,领军层、高端层、骨干层有序结合的高层次创新人才梯队,大批中青年科技人才和大国工匠脱颖而出,成为中坚。在军工行业的总指挥、总设计师“两总”队伍中,一批三四十岁的年轻人挑起大梁。以军工集团公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工信部部属高校及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为依托,深入实施“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推出了一批科技创新成果,培育了一批科技创新人才,探索形成了“大师+团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并进一步拓展,成为培育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科技人才队伍自主创新能力大幅提升。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新要求,我国国防科技工业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强化改革创新,以更高的站位、更强的担当、更实的作为,着力推动国防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为主向自主创新转变,推动军民融合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转变,推动军工科研生产组织结构由传统纵向配套向基于专业化的有效竞争转变,为国家安全提供更加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为军队“能打仗、打胜仗”提供更加坚实的装备技术支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强劲的辐射效应,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