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紫光阁网专题->十九大代表风采录
职业所长张丽萍
来源:紫光阁网      2017年10月31日 

  刚刚参加了十九大盛会的张丽萍,在自己的办公室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五官秀气,皮肤白晳,金边眼镜透射出的目光闪烁着知识分子的智慧;搭配绿色无领毛衫的是系于颈间的多色丝巾,前面没有绊扣,四周不见边角,使她知性中透出一股英气。

  与之契合的是她的语速,说到兴头时很快,像是其后有一股力量推动着,源源不断,滚滚而来:“十二五”时期的成绩,当前的科研状况,今后的发展蓝图。

  其中,有她登高望远的站位,坚定清晰的发展理念,统揽全局的战略思维。让记者不得不感叹:难怪由她作为一把手的中科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近几年发展势头强劲,亮点成果频出!

张丽萍(右一)代表理化所与韩国某科研机构签订大型低温制冷系统应用合作协议

  面对新的岗位,她知难勇进

  每每回顾2009年9月担任所长之初,张丽萍总是记起时任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与她谈话的那一天。原本安排的半个小时谈话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张丽萍坦承自己的顾虑和担忧。她认为自己积累不够、能力不足,深恐自己难以胜任,生怕辜负了组织的信任。

  “一个人只要有一定的基本素质、基本潜力,在岗位上一定能锻炼出来。”路甬祥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张丽萍。

  张丽萍被感动,被说服,决定试一试。

  可是出了院长办公室的门,她心里还是忐忑。她坐在马路边想了很久,纠结时不禁落下眼泪。怎么才能干好一个法人代表呢?当一所之长,势必需要全身心投入,女儿才3岁,正需要照顾,怎么办?

  矛盾了两个小时,斗争了两个小时,当张丽萍擦干眼泪站起身来,内心已经十分坚定。她就是这样的性格,决定了,就勇往直前,不再犹豫,不再纠结。

  一走上所长岗位,她就树立了“一流管理”的目标,组织职能部门和全所职工一道完成了近50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完成了近30个管理工作流程图,使全所的管理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与此同时,她努力推动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制定工作,多次召开所科技委员会、所务虚会,充分听取院内外专家意见建议;对各个环节精心部署,反复论证,不断完善;深入科研一线,倾听各研究单元的想法,消解科技骨干的困惑疑虑;与班子成员研究讨论,逐章逐节甚至逐字逐句斟酌推敲。就这样,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研究所的“十二五”规划和“创新2020”实施方案完成。

  规划和方案牢牢把握了研究所“以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移转化研究为主”的战略定位,将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紧密结合,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模式,强化院地合作,推动和激励科研工作和科研成果向下发展,得到院领导及有关专家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了规划和方案得以顺利实施,张丽萍着力解决园区空间和实验用房紧张的问题。她与领导班子一道,出谋划策,整合空间,提前收回对外租赁的实验用房近2000平方米;将原先未充分利用的房间改造成实验室,为新引进的 “百人计划”人员提供研究场所;在前一任班子工作的基础上继续推进,于廊坊科技谷开工建设理化所第二所区,作为科研与战略新兴产业孵化基地。她关注国家重大财政专项进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不遗余力地为“深紫外前沿装备自主研制”等项目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她这种敢拍板有作为的工作作风得到了全所科研人员的拥护支持。

  2012年,张丽萍凭借她的敬业和担当,凭借她的能力和水平,凭借她领导研究所取得的显著成绩连任研究所所长,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

张丽萍(左一)为研究生颁发毕业证书

  为了当好所长,她放弃科研

  张丽萍在所长岗位上干得风生水起,一方面得益于她优秀的管理能力,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她早期的科研经历。

  张丽萍在理化所前身之一感光化学所取得博士学位后,赴国外做博士后研究。1997年,她放弃国外优厚待遇毅然回国,被破格晋升为研究员,成为当时中科院最年轻的研究员之一。20余年来,她在超分子光化学领域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首次采用光化学手段证实了超分子内电子给体与受体距离达到最高极限时,仍然能够发生远程的三重态能量传递和电子转移,其结果为太阳能转换与利用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在国内外引起同行的高度关注。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高水平论文96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2的43篇,培养博士生36名。2005年,她参加的研究项目“超分子体系中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能量传递和化学转换”荣获了该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如果她在科研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可能会走得更远。其实,即使她服从组织安排担任了理化所的所长,也是可以兼顾科研的。可是她却自断后路,一个课题都不接,做起了职业所长。

  记者采访时曾问其中的缘故,她说,最主要的是为了能够做到公允,自己没有课题,在资源的分配上就会更加公正。另一方面,自己如有课题,一定会分出一部分精力投入从而影响管理工作,也一定会深入到自己的研究领域影响自己视野的宽度,不利于为研究所的发展作科学决策。

  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张丽萍决定放弃科研之路,全身心投入到所长岗位。一直看好她科研潜力的师长们感到惋惜,她自己却十分洒脱地说:“有所弃才能有所取,人生也不能完全按照当初设定的道路走,要随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张丽萍所说的需要,就是理化所事业发展的需要。她心里很坦然,虽然自己不能成为一名颇有建树的科学家,但是带领研究所发展好,就能成就更多优秀的科学家,就能为科学事业尽心尽力做更多的贡献。她的这种境界,让很多人心生敬意;她带领的所领导班子也多次在民主测评中深受认可。

  新的征程开启,她信心满满

  采访进行到上午十点时,办公室外响起了广播体操的音乐。发现记者注意到了,张丽萍笑着说:“上午两遍,下午两遍。我们鼓励大家加强锻炼,工作重要,身体更重要。”

  张丽萍管理研究所,带着很强的柔性色彩。院士找她,经常一谈就是半天,她是很好的倾听者。员工有了困难,她想方设法解决,她是热心的帮忙人。她将研究所当成一个大家庭一样地来经营。在科研上,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在管理上,着力打造极强的凝聚力。凭借这两种能力,理化所跑得很快:

  承担各类重大重点任务150余项,包括国家财政重大专项等亿元级项目6项,产出了一大批科技成果,其中两项成果被评为中科院“十二五”标志性重大成果;实现科技成果转化130余项,以研究所技术入股的浙江花园生物公司和包头东宝生物公司成功上市,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由于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理化所被确定为首批整体择优进入“创新2020”的研究所,2015年又被选为中科院“率先行动”计划首批建设的特色研究所。

  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理化所在立项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中科院的主导下,理化所牵头联合中科院多家优势单位争取到了一个“共和国百年献礼”重大工程项目,在科技部遴选出的重点研发计划中,又拿下了“4+1”个牵头项目,这无疑为理化所今年乃至以后几年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对于研究所的发展,张丽萍保持冷静的思考和深远的设想。在2016年底召开的所务虚会上,她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研究所已经实现了跨越性发展的基础上居安思危、潜心前行。

  策划大项目,建设大团队,搭建大平台,产出大成果。在张丽萍的办公桌上有一份重要文件,那是理化所“十三五”发展规划,其中有明确的定位,清晰的思路,科学的布局。

  党的十九大吹响了进入新时代的号角!张丽萍说:“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讲‘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我们要牢记使命与责任,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三个面向’的科技发展方向,‘埋头苦干练内功、脚踏实地求发展’,为全面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美丽中国建设做出我们科技人应有的贡献!”

·相关导读